颜值

/ 0评 / 0

编辑推荐|颜值上一次成为评价标签大概是西晋时,正所谓魏晋风流。所以,有颜值真的就够了?

颜值崇拜大摇大摆的成为评价标签,大概就是西晋时。美男子,如潘安,可以“每行,老妪以果掷之盈车。”而同样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左思,却因为貌丑,仿效却被围观群众砸回了家。

乍一看,现在情况似乎与彼时相仿。有颜者,天生便受青眼,不自觉中行事便方便许多。而无盐者,才华再高,仍难以逃过被嫌弃的命运。当然,以貌取人本来难免,但现实是,社会舆论对这一态度不是一笑了之,而是无限的放大。高颜值女星的盘点始终高居热搜榜,蛇精男女虽然明面上被鄙弃,但又有多少青年对整容乐此不疲,甚至把这当成名的手段。这番折腾,对整容明贬实褒,无形中将才气剥离了评价标准。

表面看,魏晋也如同今日这般,奉颜值为圭臬。但掷果盈车之余,那时的名士实际更有才情。嵇康其人,肃肃如松下风,高而徐引。但世人最关注的,却是广陵,九弄。甚至在他隐居打铁时,钟会也特地前往拜会。在魏晋,有颜只能成名,有才方可任性。

魏晋风流,才情颜值并重,细细推敲,更偏爱才情,洛阳纸贵,左思靠此扬名,貌丑也只是小瑕疵,不损名气。

才情任性,真心希望有一天这一句能像今日,有颜任性一样频繁被人提起。不过那时的语气想必不是今日这般常常苦涩吧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