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推荐|人的一生到底应该如何度过?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?其实,如果能做到让自己没有遗憾,或许也是一种圆满吧。
翻翻字典,“微”字除了有“小、细、轻、少、弱”等表示薄物细故的意思,还有一个特别的含义——微妙,精深。
我们的青春,也是个该用“微”形容的年纪。
都说青春是条长长的十字路口。
后面,有暗红斑驳的大铁门,碧绿的爬山虎恣意生长,有一树一树的沉香花,纷扬流转,不懂时光长,不谙离恨苦,有菜园里菜叶上安静蛰伏的七星瓢虫,突然张开翅膀飞向一朵美丽的栀子花,还有老院的粉墙黛瓦,几只小小的沾满泥土的鞋印……我们的童年有不同的幸福,但每个人的童年又何其相似,还有哪段时光有如此魔力,让人反反复复的追寻。
前面,弥漫着微茫的雾气,暖暖的阳光下,仿佛又分出无数的岔路口,这条路旁边有浓密的荆棘丛,也有羽毛染红的荆棘鸟天籁的歌声;那条路坑坑洼洼的,大概稍不留意就会重重的摔倒,触手可及的地方有一簇一簇的小雏菊迎着阳光骄傲绽放;再旁边那条路满是泥泞,身上有重重的行囊,轻轻踩下也会留下深深的脚印。还有……前路是如此诱人却迷茫。
我们踟蹰在十字路口上,这是个微妙的位置,不可停,不可退,只能义无反顾的前进。你可以走的慢些,但绝对不能回头。
时光不会为了任何一个人而改变,能停留或是快进的,只有钟表和心态。
你必须成长,
看过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,我一直奉为经典:“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,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,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,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,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,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,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,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。”
曾经的我,也会伤春悲秋一些风花雪月的文字,也会感慨从古至今痴儿怨女的的心事,会卖弄似是而非的句意沾沾自喜,会向往那种道听途说的“诗意而清瘦”的日子,如今想来,不过自命清高,少年不识愁滋味罢了
曾经的我,以为自己可以成为那“无用之人”,如周国平先生自嘲:“吟无用之诗,醉无用之酒,读无用之书,钟无用之情,终成一无用之人。”但终究只是空想,后来的我慢慢明白,这不是所谓功利的快节奏的社会的错,只是我自己早已浮躁且不纯粹,我不可能像那些“大师”在诗书琴画中得到完全的满足,比如文学可以是我的爱好,但我没有勇气让它成为我终身的事业。所以我需要工作、学习或其他娱乐填补空缺,我不过是个凡人,是个俗人,是个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人,我需要做的,不是自我陶醉,而是跳出我的小圈子,去看看真实的,必须接受的世界。
我仍是做不成那“无用之人”。
秦观有《江城子》一词,其间有话:“韶华不为少年留。恨悠悠。几时休。”
如果数十年之后,我还能折一枝明媚的蔷薇花插在我满头华发上,我还有闲心看看热血的球赛或是温柔的诗词,我还愿意用剩下不多的力气去放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老鹰风筝,我静静回顾着我小小的青春时能笑得像个孩子,我会想到我做过很多我想做的事,有得做到了,有的错失了,那些沦浃肌髓的过往,都会变成消失在风中的歌谣。
不应有恨,终得圆满。
文/王瑾钰